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The end of science is metaphysics)

玄學 - Google 搜尋

玄學是盛於魏晉南北朝的哲學思潮,本來以解釋「三玄」(《老子》、《莊子》和《周易》)為主,後來發展成討論和解釋其他道家、儒家經典的清談風氣。

由於在現代,「玄學」一詞已轉變為風水命理神祕學等意思,所以現今多被稱為魏晉玄學。

概要
「玄」字出自
老子《道德經
第一章的末句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在東漢末期至晉朝期間,正統儒家名教之學開始受到質疑,於是從儒家轉向道家。

魏晉時期,玄學指立言、行事方面,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遠為玄遠曠達。

「玄遠」,指遠離具體事物,專門討論「超言絕象」的本體論問題。

因此,浮虛、玄虛、玄遠之學皆可稱為玄學

清談者大多是當時名士。[原創研究?]

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何晏、王弼提出「名教本於自然」,
治理社會要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本,
以儒家的名教為末。

阮籍、嵇康為竹林七賢之首領,其學被後人稱為「竹林玄學」。

他們認為「越名教而任自然」,
強烈反對儒家的名教,駁斥何、王二人之「貴無論」。

向秀、郭象、裴頠等則認為萬物皆是自然而生,主張「名教即自然」,則名教亦是萬物之一。

在南北朝時期,劉宋的宋明帝把玄學與儒學、文學、史學並列為「四科」,不過此時玄學已經沒有新發展,在張湛的《列子注》後,大多只要討論前人留下的論點,而在佛教傳入後,玄學逐漸式微。

玄學主要涉及有無、生死、動靜、名教、自然、聖人有情無情、聲音哀樂、言能否盡意等。

在後世部份士人認為,玄學清談無關於經國濟世,因此有「清談誤國」的說法。

唐代有道教學派重玄派,「重玄」亦語出《道德經》第一章「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重玄派的最初形成當是魏晉玄學的產物,魏晉時孫登以「重玄為宗」解釋《道德經》,奠定了這一學派發展的基石。[原創研究?]

科學與玄學的論戰,簡稱科玄論戰,又名人生觀之論戰、科學與人生觀的論戰,是於1923-24年發生在中國學術界的一場有關「科學與人生觀」的學術爭論。參與辯論的學者分成「科學派」和「玄學派」[a]

現代玄學與民間信仰
現代的所謂「玄學」,是在古代玄學的思想基礎上,作為生命過程中的運用法則或方法,並非學術上所說變成神秘主義式的民間信仰,因而,玄學家等),包括術數、占卜、算命、風水、擇日、姓名學、開壇作法等命術鬼神學理方法實踐在生活中,多數民間信仰從業者或術數先生稱源自道家和陰陽家的學說。民間信仰被認為是文化的一部分,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主要分支:
八字
命理、面相、掌相
納音
干支納音
占星術、紫微斗數、擇日
風水
姓名學
占卜、求簽、測字

相關條目
魏晉玄學
道家
儒家
道教
神仙方術
神秘學
類科學

註釋
當時所稱「玄學」今譯爲形上學。[1][2]

參考資料
 丁文江,《玄學與科學 - 評張君勱的「人生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23年4月,「玄學(Metaphysics)這個名詞,是篡輯亞列士多德遺書的安德龍聶克士(Andronicus)造出來的。...

玄學傢依然向哲學擺他的架子,說『你是形而下,我是形而上』,...

西洋的玄學鬼到了中國,又聯合了陸象山、王陽明、陳白沙高談心性的一班朋友的魂靈,一齊鑽進了張君勱的『我』裏面」。

 張君勱,《再論人生觀與科學兼答丁在君》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23年4月,「玄學之名,本作為超物理界超官覺界解釋,...自十九世紀末年以來,代表現代思潮之各大哲學,無不有玄學之著作。

此外以形上學之復活名其書者,尤屢見不一見。...現時代之特徵之一,吾必名之曰新玄學時代。...我之所引為己責,而慾介紹於吾學界。」

分類:​
道家 魏晉南北朝 中國思想 中國哲學 道教術語

玄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 Google 搜尋

科學的盡頭是玄學 英文
(The end of science is metaphysics)
科學的終結是形上學

相關問題
什麼叫做玄學?
算命是玄學嗎?
哲學是玄學嗎?
宗教是玄學嗎?

其他人也搜尋了以下項目
玄學入門
玄學是什麼
玄學思想
玄學算命
玄學風水
現代玄學
玄學英文
玄學小說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不食人間煙火是什麼意思? Not eating the fireworks of the world

《玄一筆記》今日10

「宇宙沒有意外」的意思是,看似隨機或偶然發生的事,其實都有其潛在的規律和原因,都是宇宙(或生命本身)為了某些目的而安排的經歷。destined

「意馬莫縱」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修為」的意思是指通過修行而達到的個人修養、道德素質和精神境界。它強調了在品德、行為和內在心靈上的持續精進,並且可以通過五個面向來評估,包括正確的方法、動機、實際的作為、持續的時間以及自我改變的程度。 (cultivation)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通常被比喻為「心猿」。

劫數,又稱劫波或劫簸(梵語:कल्प,kalpa),簡稱「劫」

玄一:今日26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fate)